原标题:物流成本快些降(各抒己见)
物流业监管前后流程长、涉及部门多、牵扯地域广。每个环节拔根毛,再有钱的企业也成了“秃子”;每个环节都规范、透明,企业才能舞步轻盈
**近两个月,有关物流的政策频出:先是发改委出台物流融合发展的方案,后是部发布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意见。所有文件都指向一个被诟病已久的问题——物流成本过高。
判断物流成本水平,人们通常看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从2013年的18%到2014年的16.6%,再到去年的16%,指标倒是在逐年下降。可仔细一分析,进展不足为喜——它很大程度上源自我国产业结构由重变轻、产业链分布更均衡、大宗货物需求收窄等外部因素。目前,制造业生产成本中仍有三成左右被物流占去,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15%,过高是不争的事实。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过高的物流成本会传导至产业链各环节,推高整个实体经济的运转成本。反过来说,物流成本降了,往往会“一降百降”,因此,降低物流成本应当成为降成本全局的关键棋之一。
从物流业自身看,长期以来效率不高的弊病亟待解决。占据了我国七成以上物流份额的行业,一直“多、小、散、弱”。到去年底,全国810万家运输经营主体中九成以上是个体户,这就使得运输供需很难实现**匹配,车辆常常空转。解决问题,就要靠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打破信息不对称,让供需匹配更**。在物流领域,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触网”,试图将“散兵游勇”**地组织起来,我们也很期待业的“”能早日成功。
可话说回来,物流业自身再努力,若外界环境不改善,恐怕也效果不佳。
一方面,路还不够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几乎各种运输方式的吨公里运价都低,但因各种方式间衔接不畅,造成转运环节多、周转期长,**终总费用却高了。比如在湖北,沿长江主要港口有17个,与铁路接轨的却仅6个,货物需要多次转运、成本就成倍增加。未来,应努力使交通规划更科学,大力推进多式联运,让货物能在公路、铁路、航道与航线间**穿梭。
另一方面,路还有点贵。车在路上走,路贵了,就水涨船高。一些货运企业反映,高速路通行费支出一般就占去运输成本的1/5。高速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还贷”是正常的。只不过,更值得考量的问题在于:路费到底该多贵、到底要不要修那么多贵的路。《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已经启动数年,目前尚未完成。我们期待,修订后的版本能在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科学把握道路等级设定尤其是控制高速路的规模上拿出更有力的方案,也为1400多万辆营运提供更实惠的通行方案。
同样迫在眉睫的,还有软环境的优化。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治理公路“三乱”,事到如今仍未杜绝。去年以来涉及物流业的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被列入取消或免征范围,但在基层,很多措施仍未落实。物流业监管有前后流程长、涉及部门多、牵扯地域广的特点,交通、公安、商务、海关等部门都在管,各省各市各县都有份儿。每个环节拔根毛,再有钱的企业也成了“秃子”;每个环节都规范、阳光、透明,企业才能舞步轻盈。
看来,降低物流成本,既要在硬件上完善路网、畅通衔接,又要在软件上规范监管、减轻负担,多管齐下,方能见到实效。一块加油吧!
fedex快递查询
- 劳动模范杨莹:小快递也是大事业
- 快递电动三轮车陆续换新
- 亚马逊在法国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
-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
- 敦豪StreetScooter电动车2017年产量将翻番
- DPD移动客户端下载量达百万次
- 联合包裹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
- 马云访阿根廷签战略合作 总统推销葡萄酒
- 我国首开到新德里联运班列 东西双向货运大通道
- 刘君率团出席亚太地区邮关合作联合研讨会
- UPS部署燃料电池电动送货汽车
- 港铁计划联手中铁总,竞标350公里新马跨国高铁
- 海航集团收购瑞士免税店运营商Dufry的17%股权
- 亚马逊在法扩展包裹取件柜网络
- 亚马逊在法国建研发中心,打造30分钟无人机配送
- 亚马逊一季度净利润7.24亿美元 同比增41%